您好,欢迎您来到硕博原创论文网!
您当前的位置:

工程硕士论文范文赏析

 
工程硕士论文范文赏析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
河流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为人们提供灌溉用水和肥沃的土地,促进了城市的形成。河流是城市文明的重要载体、城市发展的核心区域以及城市建设的动力源泉。海河,作为天津的母亲河,是北方重要的工商业和港口城市,历史悠久,承载了很多人的回忆,见证了很多历史事件的发生。海河现状污染严重,交通不畅沿河建筑年久失修,需要改造。天津近年社会转型、城市产业结构调整、也需要优化环境来提升土地价值,吸引投资,增加就业机会,给海河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
........
 
1.2 研究的目的
河流在城市的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人类的生存依赖着水源,很多城市都是滨水而建的。美国 75 座大城市就有 69 座滨水而建,我国 34 个直辖市、省会就有 33 个滨水而建。在主要江河地区,集中了全国 1/2 的人口,1/3 的耕地和70%的工农业产值。天津从 2002 年开始,海河两岸进入大规模的规划建设时期。对海河进行河道的治理,对沿岸的道路、景观等进行梳理和改造。通过对城市沿河发展模式的研究、分析,总结出城市沿河发展的一般规律,了解海河与天津城市的关系,本次海河改造开发与实践的经验与不足,就是本论文进行研究的主要目的。
.......
 
1.3 与本课题相关的概念解释
城市滨水地区(waterfront)城市的滨水区是指与河流、湖泊、海洋等相邻近的地方,城市滨水区在城市空间中是重要的节点,往往起到体现城市精神面貌的作用,人们都喜欢泽水而居,亲近水源。城市滨水区是城市居民喜欢的活动空间,与城市其他地方相比,更有其自身的魅力。滨河区(Riverfront)主要是指滨临城市里的江、河、溪流等带状水体所形成的带状狭长型滨水空间。河流的不同宽度使得形成的滨水带状空间不同。河流宽度<100m时,能看清景观细部。例如上海的乌镇,由于河道狭窄,两岸的关系密切。>1200m时,只能看清景观轮廓。例如纽约的哈德逊河,河流宽度达到1300m,两岸的关系就较为薄弱。100m<当河流的宽度<1200m时,能看清景观层次。例如法国的塞纳河与天津的海河,河流宽度分别为120m与200m,河流宽度适中,能看清两岸的景观层次,两岸的关系较为密切。滨河区是具有廊道性质的滨水区,滨河区包括河道、河岸、河漫滩等。河流廊道具有很高的生态价值、社会经济价值。河流的廊道可以有效的缓解城市的污染,限制城市无节制的发展。
.........
 
第二章 城市与河流的关系
 
2.1 城市的类型
按照城市与水域的位置来划分:可分为内陆城市、滨水城市(滨水城市又可分为滨海城市、滨湖城市、滨河城市)。按照城市与水域立体形态来划分:可分为平原城市、山地城市。按照城市与海洋的关系来划分可分为内陆型滨河城市、河口型滨河城市。内陆型滨河城市远离海洋,位于河流与陆地两种生态系统交界地的城市。例如武汉、长沙等。河口型沿河城市:位于河流入海口,坐落在河流、陆地、海洋三种生态系统交接地带的城市。例如伦敦、上海等地。
........
 
2.2 河流属性对城市的影响
河流的水体特性包括水性、水位、水质等,这些因素都会对城市有一些影响。
1)水性映射性:水具有映射的属性,映射的景物在水中构成倒影。因为水具有流动性,所以倒影处于时刻变化中,给人以不同的感受。与实物以前构成景象,为城市带来丰富的视觉感受。平面性:水的平面性使水可以承托其上的空间,这样有利于形成稳定感。对岸景和纵观景正是在水体的承托下成为滨河城市中具有感染力的场所。流动性:水的流动性具有空间指向作用,表达了水流在空间中的方向效应。开阔性:水面具有开阔性,水面延展、深远,给了人们更广阔的空间视角。隔离与联接:隔离与联接是相对而言。从地域上来讲,水的存在分离了两岸空间,但由于水域是虚空间,被分离的两岸仍然具有视觉上的联系,使两岸的空间形态相互影响和制约。例如巴黎,塞纳河就起到了对沿河两岸隔离与联接的作用。
2)水位造成河流水位变化的主要有季节变迁、潮汐、台风等。不同的河流由于所处地理位置的不同,受到的影响因素也不同,而使水位高差、涨落周期有明显的差异。内陆性滨河城市主要受到季节性变化的影响,有丰水期和枯水期。丰水期水位过高,会威胁城市的安全。枯水期水位过低,不利于滨水景观。河口型城市河流受潮汐的影响显著,高差大,如果同时受到洪水、台风等影响,会使滨河城市带来威胁。例如杭州的钱塘江。
........
 
第三章 国外城市沿河发展趋势及相关案例..........10
3.1 国内外城市发展的动态及趋势...........10
3.2 国内外沿河城市发展案例........10
3.3 小结...........14
第四章 天津沿海河发展模式............15
4.1 海河的历史沿革.............15
4.2 天津城市的布局.............16
4.3 海河的改造..........17
4.4 小结...........31
第五章 城市副中心天钢柳林的改造与更新..........33
5.1 天钢柳林地区定位.........33
5.2 天钢柳林地区现状特点............33
5.3 天钢柳林地区规划构想............35
5.4 天钢柳林城市副中心规划定稿方案..............39
5.5 小结...........50
 
第六章 海河滨水空间沿岸优化策略
 
6.1 建立与城市公共空间紧密联系的滨水开放空间
河流是城市中占地面积最大的自然资源,为全体市民所共有,增强滨河空间的开放性与共享性,是全体市民的共同愿望,体现了公共利益,河流滨水区所形成的带状空间,是塑造开敞空间的绝佳场所,在这一区域,因优先布置广场、绿地、亲水平台和娱乐、休闲等公共服务设施,避免布置住宅、工厂等。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充分发挥滨河带状空间的开放性与融合性,是滨河空间成为市民日常休闲、娱乐的休闲场所。在滨水区的功能布置上,应该注重沿岸的功能复合型,使滨水城市空间与自然景观有机的融合在一起,营造多元化的城市生活。将商业办公、餐饮娱乐、休闲健身等多种功能交叉组织在一起,满足不同需要的使用者,提高设施的利用率,在各个时间段吸引不同的人流。同时,注重塑造景观的多样性,步移景异,增添滨水地区的吸引力。城市滨水区是市民与自然环境基础最多的地带之一,河流沿岸的景观节点和标志性建筑物构成了组织有序的滨水空间,除了在功能上引入了商业、餐饮、旅游等多种复合功能,还应注重组织序列,营造丰富的空间层次,使沿岸成为引人入胜的场所,展示城市形象的风景。滨河地区的带状景观通过与河流垂直的绿化廊道相结合,把河流的自然景观向外辐射,与城市其他自然景观联系起来,成为有机的统一体。
 
........
 
结语
 
通过对国内外沿河城市案例的分析,我们发现城市沿河的发展模式大部分都是通过河流的治理,沿河路网的梳理,沿岸功能重新布局,促进建筑与水体和谐共存、滨河景观、生态的建设等来进行的。从而提升土地价值,吸引投资,增加就业机会。天津市海河两岸综合开发改造整体上是成功的,虽然也有这样那样的遗憾和不足,它的改造和实施对后面天钢柳林段的规划起到了指导和借鉴的作用,希望在天钢柳林工程具体实施的阶段能在不足的地方有一些调整和改善。
.........
参考文献(略)